很多人對學英文都有一個共同的疑問,那就是「我英文程度只有0,只會基本A-Z的話,還能學好嗎?」其實,無論年齡或背景如何,學英文這條路,從來就不是年輕人的專利。無論你是30、50,甚至70歲,只要你願意開始,學英文永遠都不嫌晚。而且你並不孤單,看看現在的社區大學、補習班開設的英文課程,報名人數可是比你想像中的還要多!

在全臺各地,不少社區大學、長青學苑都開設了適合中高齡學員的英文課程,補習班也針對英文零基礎者提供了量身打造的入門班。這樣的趨勢說明了一件事,那就是英文程度0的人其實很多,而學英文的動機也相當多元。
無論你是工作上開始接觸國際合作的中高齡上班族,希望出國旅遊更有信心的退休族群,或是想陪小孩學英文的父母,都可以放心起步開始學英文,只要選對方法和節奏,學習絕對不會比年輕人慢!

在學習之前,也建議先用一套簡單的標準來評估自己目前的英文程度。以下是參考「CEFR歐洲語言共同參考架構」的分類簡單對照,如果你只會A-Z,其實就是CEFR的A1階段,而這正是最值得投資時間打好基礎的時候:
| 分級 | 程度說明 | 適合對象 |
| A1 | 認識基本字母A-Z、打招呼 | 完全初學者、從零開始 |
| A2 | 可使用簡單句型 | 國中程度、可問路但不順暢 |
| B1 | 可理解常見對話 | 高中程度、有基本溝通能力 |
| B2 | 能看懂文章、討論話題 | 大學程度、可參與一般對談 |
不少中年初學者常因為錯誤認知而放棄學英文,以下整理出以下三大常見迷思,希望能為你解答這些疑問:
這是最常聽到的一句話,許多人會認為大腦隨著年齡增長就失去學習的彈性,導致英文學習困難。但實際上大腦具備可塑性,即使學習速度可能比年輕時慢一些,只要持續接觸與練習,依然能有效建立語感與記憶。例如許多長者透過持續參加社區英文班,不僅能逐步理解英文,還能在過程中增加生活樂趣,讓語言學習成為日常的一部分。
這種想法會讓人陷入「準備過度」的陷阱,導致遲遲不敢開口。其實語言的本質是溝通,過度依賴文法與單字記憶,反而會讓學習停滯。初學者更適合從日常生活情境出發,像是平日在餐廳點餐、打招呼或購物的簡單句子,先學會用「能夠被理解」為目標,而不是「用得很正確」。
這個觀念雖然愛一定程度上有幫助,但也不完全正確。補習班的確能提供環境、教材與專業的引導,但若缺乏課後自學與日常練習,效果仍有限。英文是一種需要持續輸入與輸出的語言技能,除了補習課程之外,自主創造使用環境同樣重要。

對於英文程度幾乎是零的初學者來說,最重要的不是一次學很多,而是要建立可以開始的信心。學習英文就像學樂器或運動,需要從基礎動作開始,透過循序漸進的練習,慢慢養成習慣。
不只是背26個字母,更要同時熟悉它們的發音,才能真正奠定語音基礎。具體可以利用自然發音法(phonics),將字母與發音、拼字連結起來,例如知道「c」可以發 /k/ 的音,如cat;也能發 /s/ 的音,如city。每天花幾分鐘聽、跟讀字母歌或發音練習,不僅能強化聽覺印象,還能幫助日後拼讀單字時更快上手。
學英文不需要一開始就背誦成百上千的單字,從生活主題切入會更有效。例如交通、飲食、問候等日常情境,每天背5~10個相關單字,並用圖卡或聯想法強化記憶。像「apple(蘋果)」就可以聯想到你每天早餐的水果;「bus(公車)」則能與通勤連結。這樣的分類學習方式,能讓單字更快融入真實生活,降低遺忘率。
簡單、語速慢的英文素材是很好的語感入門工具,像是《Peppa Pig》《Dora》等,這類節目內容生活化且重複率高,容易模仿。
文學習不需要一次講長篇大論,從短句開始就好。每天選1~2句生活實用英文,常聽到的有「How are you」、「Where is the restroom」等。將句子寫在便利貼上,貼在冰箱、門口或辦公桌,反覆看到就會自然記下,更進一步。
善用線上工具能大幅降低入門難度。像Duolingo、Cake、或是美國之音VOA Learning English的初級課程,都是簡單、免費且互動性高的資源。這些工具甚至有「遊戲化」設計,能讓學習過程更有趣,避免枯燥乏味。

當你已經能稍微聽懂、看懂簡單內容,代表學習已經邁入下一個階段。這時候就不再只是背單字或簡單短句,而是需要透過更多「輸入與輸出結合」的方法,來讓英文逐漸成為生活的一部分。進階階段的學習,重點在於增加語感、提升口語表達能力,並讓自己敢於開口。以下三種方法,就是許多語言學習者共同推薦的進階技巧!
選擇有中英雙語字幕的影片,例如Netflix、YouTube之類的學習資源,邊看邊說出來模仿,重點不是「完全懂意思」,而是先模仿語調與發音。這種方法能同時訓練語感、口語肌肉記憶,以及聽力反應。
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主題,如旅遊、飲食等,將短文章切成段落朗讀、理解、再翻譯,最後再用英文複述。這樣的「輸入→理解→輸出」循環,不僅能提升理解力,也能培養表達能力。
自己錄音練習簡單對話,重複播放比對發音與語調,是一種不怕丟臉又有效率的練習方式。
自學適合: 自律性強、時間不固定、預算有限的人。可以透過線上資源(App、影片、Podcast)進行彈性安排。優點是自由度高,缺點是需要高度自我驅動力。
補習適合: 需要被督促、想要有同儕學習氛圍、偏好老師指導的人。補習班能提供結構化教材與即時回饋,適合希望穩定進步的人。
👉兩者並非互斥,甚至最理想的做法是「雙管齊下」。例如每週參加一次課程獲取專業指導,平時再透過自學工具加強,這樣既能保持學習動力,也能確保進步的方向正確。

告別多益閱讀寫不完!2025高效多益時間分配秘笈助你快速答題! 多益閱讀總是寫不完?學會時間分配與答題技巧,告別時間壓力,提升閱讀效率,讓你在考場上自信應對每一道題目,取得高分好成績。 Read more
七秒搞懂易混淆詞彙 made from / made of ?:嘿,如果我要說「紙是用樹做的」要怎麼說啊?
?:那還不簡單,當然是 “Paper are made from trees.”
?:是嗎?為什麼不是用made of而是made from啊?
?:原來你也搞不清楚怎麼分辨這兩個嗎?讓我來告訴你吧! Read more
【2024】新制多益必考單字總整理,金色證書沒煩惱!| Cocolong 堉舜國際文化 2024 多益考考單字總整理。多益考試的一大重點就是閱讀能力,累積一定的單字量才能提高閱讀和解題的速度,搞懂這些必知必背單字,絕對是想要取得多益考高分的不二法門! Read more
你的英文也是中英夾雜的晶晶體嗎?常見錯誤用法 & 改正方式 在臺灣社群互動中,你是否也常聽到朋友直播、簡訊、職場對話中,會出現「真的很 amazing」、「這件事很 simple」或「我們再 sync 一下進度」,這種大量中文夾雜英文,語不成句的用法,這樣的溝通法被戲稱為「晶晶體」,而你知道晶晶體這個名稱從哪來、為何爆紅,還有背後的語言學邏輯嗎?本篇將深入解析晶晶體現象,並改正一些常見錯誤! Read more
英文文法自學全攻略!學習建立正確觀念、破解常見誤區培養高效思維 自學英文文法不再困難!從建立正確觀念到實用學習方法,幫助你系統性掌握文法,提升英文表達與溝通能力,結合圖像記憶與生活化例句的學習方式,學習英文文法事半功倍。 Read more
看影片學英文真的有效嗎?搭配對的方法與影片挑選,讓學習效率翻倍! 想提升英文能力?透過《神奇校車》、《六人行》等影片 / 影集學英文,搭配 Cocolong 右腦圖像學習法,讓學習更有效率。立即了解如何結合影片與教材,打造輕鬆有趣的英文學習體驗! Read more
搞懂再背,自然發音規則整理大全! Cocolong帶您認識有關自然發音法必知必學的知識,我們整理母音、子音的發音規則,學會自然發音法後,只要看見26個英文字母就可以說出單字的發音,再也不用遇上碰到陌生單字就一秒變啞吧的狀況! Read more
家長怎樣培養兒童學英文?7大教材推薦,孩子輕鬆自學美語練就語感! 兒童英文推薦怎麼學?帶你從提高孩子學英文的動機開始,推薦合適的兒童英文學習教材,讓孩子快樂自學英文,練聽說讀寫超強語感!